北京万佛华侨陵园网上纪念园



纪念馆管理
纪念馆维护人:曾雪松









中国登山协会主席曾曙生纪念馆
中国登山协会主席曾曙生纪念馆
姓名:曾曙生
生辰:1938.11.22
忌日:2002.10.14
籍贯:湖北省恩施市
地区:北京
国家:中国
职业:登山运动






链接 梅里雪山十七勇士纪念馆
  17支蜡烛、17支香、17朵鲜花在梅里山下静静地开放。梅里、梅里这个美丽而寒冷的名字,在每一时刻都足以触动每一颗为它醉过为它碎过的心。
    时光总是多情而残忍。它让这些长眠于冰雪之中的人重见天日,并终于有机会回归亲人身边。然而那一份本以为早已被时光淡忘了的伤痛,此时触摸起来却仍如同昨日一般。
    
    梅里雪山勇士雕塑建立在北京万佛华侨陵园西殿后侧依山岩壁,拟以梅里雪山为背景,以宋志义、孙维琦为主题人物,采用标定攀登行进路线,营地标高等手法将雕塑情节展开,作品展现抽象与具象相结合,气势雄浑,生动感人。浮雕高6.74M,宽15M,经过近一年的审稿,设计施工,终于在1998年7月竣工落成。
    一九九八年八月十一日,一个令亲人悲痛,令志士扼腕的日子,梅里,再次成为从云南到北京的沉重情结和悲壮话题。上午11点整,云南航空公司304121航班缓缓降落在首都机场。两位北京籍的梅里勇士宋志义,孙维琦和其他勇士们合并的骨灰运抵北京。在机场等侯已久的中国登山协会和北京万佛华侨陵园的领导,陪同勇士们的家属将骨灰直接送至北京西山脚下的万佛华侨陵园安放。
    中国登山协会和北京万佛华侨陵园将以展览和修建雕塑的形式来纪念逝去的勇士们。同时它也将成为万佛华侨陵园一个永久性的文化景观保留园内,将梅里勇士们的故事讲给所有的人们听。
  
链接 香格里拉圆梦
  
链接 将李致新、王勇峰引上登山之路的“曾老工人”说:我为弟子骄傲
  本报记者 谭卫平报道 6月23日中午12时25分,中国登山队的李致新和王勇峰
  在大洋洲最高峰———查亚峰(海拔5030米)上,拨通了给他们登山生涯的“领门
  人”曾曙生教练的电话,激动地对曾教练说:“‘曾老工人’,我们成功了。”
  
    从事了整整40年登山工作的中国登山协会的曾曙生主席,最大的喜好就是在办
  公室里挂满标着记号的大大小小的地图,为的是给他的队员们每次凯旋归来做一个
  隆重的纪念。前两天他在大洋洲的查亚峰上画上了一个美丽的符号,他为李致新、
  王勇峰两位队员此次的胜利而感到骄傲。
  
    与曾主席提起当年由他亲自“骗”入中国登山队的李致新和王勇峰,他总是一
  边回忆往事,一边笑,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和讲不完的故事。
  
    曾主席开门见山地说,李致新和王勇峰曾在1984年在日本一次登山训练中救过
  他和好几个人的命。在雪山上当李致新和王勇峰把因为雪崩而被埋在雪里的曾主席
  和另几位中日队员挖出来后,曾曙生心里暗暗地想,这两个小伙子真是两棵好苗子。
  那一年李致新和王勇峰还是中国地质大学三年级的学生。
  
    1985年曾主席又在一次登山活动中与李致新和王勇峰碰到了,巧的是在他们俩
  登到7400米的高度时,正准备突击营地,突然有一名日本队员得了肺血肿,他们俩
  又一次放弃了登顶的机会,把那名日本队员护送下了山。那一年李致新和王勇峰是
  中国地质大学四年级的学生。
  
    李致新和王勇峰两次救人的经历,使曾曙生主席的眼睛发亮了,等到李致新和
  王勇峰毕业,曾曙生第一个想法就是把他们两个挖到中国登山队来。
  
    1987年曾曙生终于如愿以偿,李致新和王勇峰两人双双拿着大学文凭到中国登
  山队报到了。然后他们在一起一次次地攀峰,一次次地飞越,李致新和王勇峰一点
  点长大,一步步成熟。曾曙生终于看到他们俩和中国登山队的所有年轻队员一样成
  为跨越21世纪中国登山事业的主力军,他觉得异常地高兴和欣慰。
  
    说起与李致新和王勇峰间的私人关系,曾曙生一边想一边哈哈大笑,风趣地对
  记者说:“他们俩一直是习惯被我‘骂’被我‘吼’的,李致新性格外向一些,所
  以他挨‘骂’就多一些,现在李致新在登山协会担任领导职务。但他是个粗心人,
  不是忘这就是忘那,我看了心里着急,就狠狠地数落他,不过李致新很谦虚,对我
  也很尊重,可上班之余他总是亲热地叫我‘曾老工人’。”
  
    在曾曙生眼里王勇峰是个内向的人,心特别细,办事踏实,可有一次王勇峰这
  个老实人把曾曙生气极了,因为他打麻将输了很多钱,当时王勇峰和爱人都不富裕,
  所以曾曙生冲他一顿吼。从此以后王勇峰再也不玩麻将了。
  
    感受了大半辈子登山人风雨的曾曙生,感慨地说:“出去满怀壮志,回来空空
  行囊”。这就是他们登山队员的生活写照,不要鲜花,不要掌声,要的是一份对中
  国登山事业的诚挚和信心。
  
  
链接 人类第一次站立在世界之巅
  英国人比中国人晚了130多年
  
    1852年,一位“婆罗门探险家”冲进英国设在印度的三角测量局,上气不接下气地宣告他发现了世界第一高峰——一座29002英尺(8839.917米)的尖峰。所有在场的人都抱有怀疑:可能有这样高的山峰吗?经过考证,他们发现这个测量数字是准确的。1858年由印度测量局长乌阿建议并经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批准,将他们
  不知名的这座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定名为——“埃佛勒斯峰(EVEREST)”。以纪念发明了大地三角测量法的工程师,他们测量此峰时的印度测量局长,英国人
  埃佛勒斯上校。
  
    殊不知,他们对珠穆朗玛峰的发现和测量,比中国人已晚了130多年。
  
    1709年—1711年,康熙命令当时的驻藏大臣测制西藏地图,可惜未保留下来,图上是否有珠峰很难推测。1714年—1715年,清政府派出曾在钦天监学过数学的理
  藩院主事胜住,喇嘛楚尔沁藏布和兰本占巴,进入藏地测绘地图。他们采用经纬法和梯形投影法,对它的位置和高度进行了初步的测量。康熙五十六年,即1717年间完成的(皇舆全览图)上,便标明了珠穆朗玛峰的位置,并定名为“朱母朗马阿林”。这份地图1719年制成满文铜版,1721年制成汉文木版,1733年又在欧洲制成法文地图。在这些地图上,珠穆朗玛峰以满、汉、法等不同文字出现确定了它的名称。这份地图上,可以说是世界上关于珠穆朗玛峰最早的历史文献。如果说对珠穆朗玛峰的发现是指把这座山峰第一次测量并记载标明在地图上的话,那么胜住,楚尔沁藏布和兰巴占本3人,应该最有资格被称为最初的发现者。
  
    此外,1760年到1770年的《乾隆十三排地图》上标为“珠穆朗玛阿林”;1795年的《卫藏通志》为“珠木朗玛”;1822年的《皇朝地理图》和1844年的《大清一
  统舆图》上都标名为“珠穆朗玛”。
  
    1952年5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出版总属曾就珠穆朗玛名称等问题发布公告:正名为——珠穆朗玛峰。
  
    70余年的玛、欧之谜
  
    1924年,由英国诺顿上校率领的英国登山队第三次来到珠穆朗玛。经过几星期折山区逐步适应后,探险队分成两组,较能适应高山环境的一组不携带氧气,另一
  组携带氧气,4月29日他们在东绒布冰川下建立了登山大本营。他们的第一个目标是北坳。
  
    花费了几个星期的时间,他们两次的尝试都被暴风雪击败,队员们气乏力竭。寒冷的印度洋季风马上就要来临,如果再停留下去,继续攀登的希望便会完全落空。
    时间飞快地流逝,他们必须再作一次尝试。
  
    1924年6月6日,曾参加过去1921年和1922年珠峰登山探险的年轻教师马。洛里和同伴安东尼。欧文,背负着13.6公斤重的氧气瓶离开海拔8156米的4号营地,向珠穆朗玛顶峰突击。
  
    留守在海拔8534米的6号营地的戴维尔观察着队友的行踪,一上午浓雾一直遮挡住他的视线。中午12点50分,戴维尔从渐渐开散的雪雾间看到两个物体在离顶峰不远的山脊上向上挪动。他想,再过不久就能登上顶峰了。戴维尔回到4号营地,守候了一整夜也不见玛。洛里和欧文的任何踪迹。
  
    第二天,他独自到达5号营地,在那儿过了一夜,还是没有任何消息。
  
    6月8日,戴维尔重上6号营地,只见营地及周围和他两天前离开前一样空无一人。
    他继续向山顶爬去,终因体力不支回到营地,希望落空了。他将两位登山者遗留下来的毛毯,摊开摆成一个T字型。
  
    下面营地的队友,通过望远镜看到了这个记号,读出它不幸有含意:“没有踪迹”。
  
    1933年,英国人在对珠穆朗玛峰的第四次挑战中,登山队员哈里斯和威加在北坡第二台阶下海拔8572米处,发现了一把冰镐。
  
    没有人确定这把冰镐是玛。洛里的还是欧文的,没有人和任何证物能证明,他们是否曾站立在世界之巅。他们的队友写下这样一段话,评价珠穆朗玛峰:“这是
  一座飞鸟也无法越过的山峰,从北坡攀登更是一条无法攀登的死亡路线。”“人类身体在任何地方所受的痛苦,未有甚于一个珠峰攀登者在登山的最后一天所受
  的……如果他的勇气不足以忍受刺骨的暴风雪,神经不敢履践悬崖的边缘,意志不能在死一样的昏睡病(缺氧)侵袭时顽强前进,他将永远也不能到达峰巅。”
  
    29年后,当英国登山探险队的希拉里和丹增,站立在顶峰,居高临下观察了玛、欧之谜的攀登路线——珠穆朗玛峰北坡后,他们认为:“玛。洛里和欧文没有登
  顶,因为从北坡登上珠峰简直是痴人说梦。”
  
    这便是被世界登山界称为“千古不解”的——玛、欧之谜。
  
    玛。洛里在突击顶峰之前,曾给美丽的妻子写了一封信:“亲爱的,尽管危险重重,但是我,你的丈夫玛。洛里绝不会向高山屈服,哪怕是死……”
  
    15分钟,实在是太短促了
  
    1952年,瑞士和法国登山界相继宣布,他们将在1954年和1955年向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挑战。消息一经传出,在英国引起了强烈反响。曾多次派队远
  征喜马拉雅的英国登山俱乐部迅速组织了一支登山探险队,块心抢在瑞士和法国人前面征服珠穆朗玛峰。
  
    他们先从全国征募了100多名登山预备队员,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体能和技术训练。然后进行了严格和筛选,挑选出优秀人员作为珠穆朗玛峰登山探险队的正式成员。为增加登山队的实力,改进了登山技术装备,花重金聘请了登山界著名的向导,曾几次攀登过珠峰的尼泊尔相等尔巴人丹增。若尔盖和通杜普。还雇用了400多位高山搬运工。
  
    在具有丰富经验的登山家约翰。汉特上校的指挥下,有13人有幸成为正式成员。
    他们是:科学家鲍。迪伦、维斯特马考特和班德,医生伊文斯、华德和波夫,教师诺伊斯和新西兰人罗,养蜂专家新西兰人希拉里,陆军军官维雷,旅行家格
  列格里,摄影师斯托波特和尼泊尔相等尔巴人丹增。若尔盖及通。杜普。
  
    1953年4月,英国登山探险队带着7500公斤的装备和食品,开始了人类第14次向世界之巅的挑战。
  
    登山队在珠穆朗玛峰南侧海拔5356米的地方建立了登山大本营,经过40余天逐步适应高度和艰苦卓绝的努力,通过布满裂缝、冰暴区和冰塔林丛生的孔布冰川,沿着原来英国、瑞士登山队所开辟的路线行进后,他们另辟一条新的登山路线,通过罗特斯冰川到达南坳。虽然,这条路线逾回曲折、耗时费力,但比原来的路线
  安全得多。
  
    登山探险队分别在海拔5600米、5900米、6450米、6800米、7150米、7400米、7986米连续开辟了7个高山营地,在海拔8500米的南坳建立了突击营地。
  
    突击营地建成后,选出两组突击顶峰的队伍:第一组是伊文斯和鲍。迪伦,第二组是英籍新西兰人希拉里和高山向导尼泊尔人丹增。若尔盖。
  
    第一组在5月26日清晨出发,中午时分到达一处山脊前,顶峰就在眼前。正当他们兴奋不已,准备向顶峰冲击时,发现所带的氧气已经耗尽。伊文斯和鲍。迪伦只好下撤。
  
    5月27日,天气聚变,乌云翻滚,狂风四起,冰雪交加。希拉里和丹增行动受阻。
  
    5月28日,风停雪住,阳光明媚。他们两人到达建立在山脊线一块突击岩石上海拔8350的营地。在极度缺氧和寒冷中休息了一夜。
  
    第二天早晨6点30分,他们出发了,开始向顶峰突击。
  
    他们艰难地沿着陡峭的山脊,踏着厚厚的积雪一寸一寸地攀登。行进一段后,他们忽然发现所带氧气中的一瓶冰结了,颇费了一番手脚才能继续使用。事后,希
  拉里回忆这段经历时说,一路上他满脑子考虑的就是氧气的问题,越来越担心所
  携带的氧气是否够他们俩来回使用。
  
  越向上攀登,他们越发感到艰难,每分钟只能被一面30多米高的岩壁切断了,岩
  壁的一边是延伸出去的冰壁,另一边则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希拉里和丹增,早已
  全身乏力,他们似乎感到这个绝壁是无法逾越的障碍。但他们都不愿放弃近在咫
  尺的成功机会。
  
  两人商量后,希拉里走向绝壁,试探性地向上攀登了几步。发现了一条裂缝,
  “丹增,这里真有一条路”希拉里大喊。他将身体挤进岩壁和积雪间狭窄的裂缝,
  借助冰镐向上攀登,一边是岩石一边是随时都会崩塌的雪墙。终于,希拉里幸运
  地攀上了岩壁,放下一根登山绳给丹增,他们翻过了这道冰雪绝壁。
  
  1953年5月29日上午11点30分,他们终于站立在世界之巅——珠穆朗玛顶峰。两
  人拥抱一团,激动不已。
  
  他们高举悬挂着联合国、英国、印度和尼泊尔国旗的冰镐相互拍照后。在顶峰雪
  地上挖了两个小洞,放进两样“信物”:一件是队长汉特嘱咐希拉里留在顶峰上
  的一个小十字架;一包丹增带上山敬献给众神的巧克力。
  
  他们在顶峰停留了15分钟。
  
  丹增。若尔盖在回忆他攀登珠穆朗玛峰时,动情地说这样一段话:“在世界最高
  点的峰顶,我向南可以看到尼泊尔境内的丹勃齐寺,向北则可以看到西藏境内的
  绒布寺。我,丹增,是世界上第一个同时看到珠穆朗玛南北两座著名寺庙的人。
  15分钟,实在是太短促了,那是多么让人留恋的感觉……”
  
   
  
  1960年5月25日:
  
  人类首次从北坡登上世界之巅
  
  三年内登上世界第一高峰
  
  1958年初,苏联登山协会主席佛。阿巴拉科夫等12人联名致函中共中央和苏共中
  央,请求组织中苏联合探险队,争取在1959年3月至6月间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
  
  1958年4月,国家体委决定我国登山队在1958—1960年三年内从北坡登上珠穆朗
  玛峰。考虑到苏联体联的请求,同意组成中苏混合珠穆朗玛峰登山队共同登山。
  中共中央随即批准了这一计划。
  
  1959年,西藏出现了严重的政治风波,中苏原定的登山活动不得不暂告中止。国
  家体委作出了我国登山队仍按原定3年内登珠峰的决定,于1960年春季从北坡攀
  登珠穆朗玛峰。
  
  为了成功地征服世界第一高峰,中国登山队进行了长期、细致的准备工作。在
  1958—1960年初分四个阶段,集中近200名登山运动员进行了身体和珠峰的攀登
  难点,进行了充分的物资准备。在登山活动中要采用的诸如防寒、技术、建营、
  通讯、氧气、高山食品、燃料等各种技术装备和高山物资,都在模拟的高山条件
  下进行了广泛的试验。大到一顶帐篷及其搭法,小到一根火柴及其用法。
  
  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得到了国家和国内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为了把这次活动所
  需的200多种近百吨之多的各种物资按时运到登山大本营,政府通过各种努力为
  登山队准备了两架飞机,抽调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了定日机场的勘测和修建工作;
  并在一年内修筑了一条横卧于世界屋脊,从日喀则到珠峰登山大本营长达380多
  公里的公路;登山大本营的气象台,设备完善,就其业务范围来说,相当于一个
  省气象台的规模。
  
  1958年11月,登山队派遣许竞率领侦察组进至珠峰进行实地侦察。同时,科学研
  究人员分批进入珠穆朗玛地区;气象工作者在珠峰脚下建起气象台,并建立了从
  北京—成都—拉萨—到珠穆朗玛山区的气象情报网;有关地理、高山生理等学科
  方面的科技人员完成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
  
  根据侦察组提出的报告,经过对国内外各方面有关资料的详细研究和分析,制定
  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行动计划。确定了攀登路线:中绒布冰川——(由东上)北
  坳——东北山脊——顶峰。
  
  1960年2月,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正式成立。队长兼党委书记史占春、副队长
  许竞、副书记王凤桐。全队共有队员214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和不同的工作岗
  位,人工人、农民、解放军、教师、学生、机关干部和科学研究工作者,其中
  女队员11名,藏族队员占1/3,全队平均年龄24岁。
  
  三次高山行军
  
  1960年3月3日,由罗志升和张俊岩带领的行遣组,抵达珠穆朗玛峰脚下的登山大
  本营营址。
  
  先遣组192名队员,顶风冒雪,很快完成了建立大本营、气象台、通讯电台的工
  作。又分别在海拔5400米、5900米、6400米建立起3个高山营地,将几千公斤重
  的高山装备、食品、燃料从大本营运到各个高山营地。
  
  3月19日,包括主力队员在内的登山队大队人员抵达大本营。
  
  3月24日,队部决定侦察组先行出发,侦察北坳路线,向大部队提出攀登珠峰第
  一道大门“北坳”的技术方案。3月25日,登山队开始进行第一次高山适应性行
  军,以使队员适应高度,同时继续完成向6400米3号营地运输物资的任务。
  
  1960年3月25日北京时间12时,登山队员列队在珠穆朗玛峰登山大本营营广场,
  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队长史占春对登山队员们发出了向世界第一高峰挺进的
  命令。
  
  3月31日,登山队队长史占春密电国家体委及支援委员会,称侦察组已全部返回
  大本营。
  
  4月6日,好天气过程尚未到来,由副队长许竞带领的北坳修路组便先于第二次行
  军的大队出发了。4月8日他们到达海拔6600米的北坳脚下,建立了一个临时营地,
  等待天气好转为大队行军修路。这次高山行军主要任务有五项:让尽可能多的队
  员获得海拔7000米以上的适应性:侦察从北坳顶部到海拔7600米的行军路线;在
  北坳建立一定规模的4号营地;把部分高山装备和物资运上北坳顶部备用;考察
  并选拔第三次行军队员。
  
  经过7天艰苦卓绝的努力,4月14日,参加第二次行军的77名队员,全部返回大本
  营。他们创造了一次行军,有40人通过北坳的世界奇迹。预定中的5项任务圆满
  完成。
  
  4月23日,大本营气象组发出预报,珠穆朗玛地区一个难得的好天气周期将在近
  期出现。登山队队部决定利用这个好机会,进行第三次行军,具体任务是:侦察
  突击顶峰的路线;选择最后突击主峰的营地;建立7800米、8300米过渡性高山营
  地及运输高山物资;在队员身体反应良好,气象条件有利的情况下争取拿下主峰。
  
  4月25日,登山队由挑选出的55名队员组成,离开大本营开始了第三次行军;26
  日到达6400米营地;27日由于天气原因,大队在6400米营地停留一天;28日好天
  气正如气象组预报所言按期来临,大队登至6960米的过渡营地,在靠近北坳顶端
  的冰雪坡下,架起帐篷宿营;29日大队越过北坳最后一个陡坡,下午1时到达7007
  米的北坳顶部。正当大队越过北坳沿北山脊向南时,天气突变,10级以上的高空
  风异常猛烈,气温降到了零下30多度,冻伤相继发生……大本营气象台报告“天
  气是突变,后天转好”。
  
  5月1日,天朗气清,登山队开始向中国登山运动的新高度——7600米前进……下
  午6点多钟,主力队员和运输队员几乎同时到达7600米。由于极度疲劳、冻伤和
  严重的高山反应,主力队员还有9名,运输队员还剩下8名,队员清理了一下剩余
  的食品、炒面5斤、糖果2斤、饼干3斤、腊肠两条,还不够一天吃的,大家确要
  靠它维持4天的生活。
  
  5月2日,登山继续进发,深夜11点,到达了8100米。
  
  5月3日,登上“第一台阶”即中际登山界称之为“黄色走廊地带”。当晚,队员
  们在距“第二台阶”顶部仅4米的崖壁上挖的雪洞中,不使用人造氧气度过了一
  夜。“第二台阶”被认为是从北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第二个、也是最后一道难关。
  
  第二天,当史占春和王凤桐钻出雪洞,他们吃惊地发现,高耸入云的珠穆朗玛峰
  尖锥形的顶峰清晰地展现在他们的眼前,比他们也就高出200米……
  
  “不拿下顶峰誓不回头”
  
  5月13日,在韩复东主持下召开了第四次行军——突击顶峰的部署会议。气象组
  报告,将有4天左右的好天气过程,这是今年春季珠穆朗玛地区最后一个好天气
  过程。
  
  会议决定:用6天的时间突击顶峰。并部署为:第一线即突击组由许竞任组长。
  为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有人指挥,还决定由王富洲任组长第一代理人,刘连满为
  第二代理人。二线、三线、四线由运输队员组成,分别负责7600至8500米、6400
  至7600米及大本营至6400米的物资运输任务。
  
  5月17日9时30分,一、二线队员在“突击顶峰誓师大会”后出发,当晚全部抵达
  海拔6400米营地。
  
  5月18日,一、二线队员按计划抵达北坳。
  
  5月19日,一、二线队员抵达海拔7400米营地。
  
  5月21日,一、二线队员抵达海拔7600米营地。
  
  5月22日,队伍经过重新高调整,突击队员和运输队员27人携带着250公斤重的物
  资到达海拔8100米营地。
  
  5月23日14时,许竞、王富洲、刘连满、贡布4名突击队员到达海拔8500米突击营
  地,将突击顶峰的物资运到了突击营地,完成了最后一次关键性的运输任务。按
  计划屈银华留下来担任拍摄从突击营地到第二台阶的电影,其他人返回海拔8100
  米营地休息。
  
  5月24日9时,许竞、王富洲、刘连满、贡布串联组开始突击。不料,刚走出不远,
  突击组组长许竞突然倒下。屈银华补入突击小组。
  
  他们除每个人携带两瓶氧气和调节器面罩外,每人带有一付冰爪、几个钢锥,王
  富洲还加了一架5.5公斤重的电影摄影机,贡布多背了一座用红旗包裹起来的毛主
  席半身塑像和100英尺35毫米的电影胶片,刘连满的背包里多装了一把岩石锤。4
  个人平均负重量是14公斤左右。
  
  中午12点,他们到达了“第二台阶”的裂缝脚下。两个小时后,他们上到了裂缝
  尽头的一块大岩石上。这就是史占春和王凤桐挖雪洞过夜的地方。他们右侧,竖
  立着一块4米多高比直的岩壁。
  
  刘连满在王富洲的保护下,在岩壁上打了两个钢锥。谁知在攀登时却连续3次摔
  了下来,贡布和屈很华分别尝试了两次,也都摔了下来。最后,刘连满作入梯
  底座,屈很华脱去高山靴踩在他的肩上,又在岩壁上打下几个钢锥。一个多小
  时后,屈银华才攀到“第二台阶”顶部,贡布、王富洲、刘连满相继登了上来。
  这仅仅4米高的岩壁花去了他们3个小时的时间。
  
  这时,已是下午5点钟了。
  
  长时间在前面开路的刘连满体力越来越差,高山反应也越来越严重,一连摔倒
  了几次。在海拔8700米处,他再也爬不起来了。队员们把它安置在一个避风又
  不会发生坠岩的一块大岩石旁的弧形坳槽中,准备回程中再带他下撤。其余的3
  人继续前进。
  
  当时已是19点左右,继续前进就意味着要摸黑行军,这在当时中国登山运动史上
  尚是先例。“我们讨论当时虽然天气将晚,但考虑到原来的气象预报是25日天将
  变坏,大家的体力与每人所剩的氧气量都不容许再拖太长的时间,而且全组也没
  携带扎营装备。又考虑到顶峰的风力一般比较白天要小一些,而当天又是晴天,
  星光映着雪光,还要隐约地可以寻找一下攀登路线。更主要的是想找到党的指示
  和六亿人民的希望。所以就要决定只有前进不能后退,不能错过时机,“不拿下
  顶峰誓不回头。”这是他们后来总结中的一段话。
  
  当走到海拔8750米左右高度时,太阳的余光已全部消失,他们只好根据在下面测
  定的大致路线与过去的登山经验,在视域很短的星光和雪光下摸索着前进……
  
  在他们达到海拔8800米时,氧气已基本耗尽。他们仅仅依靠空气中微弱含量的氧
  维持生命的运动,进行人类攀登运动史上史无前例的艰难历程,他们共同的信念
  是:“只有前进,不能后退!”最后的路程,他们完全是爬着前进的。
  
  他们爬完了最后一段路程。攀上主峰,仰望头顶除了夜空和闪亮的星星,再也没
  有可供攀登的路了!
  
  1960年5月25日北京时间4时20分,王富洲、屈银华、贡布登上了世界第一高峰——
  珠穆朗玛峰。
  
  贡布从背包里取出一面五星红旗和一尊毛主席半身像,用旗把像包起来,安放置
  于顶峰(注:1975年5月27日北京时间14时30分,中国男女混合登山队登上珠穆
  朗玛峰顶峰。发现了放置于顶峰的五星红旗包裹着的毛主席半身塑像)。
  
  虽然他们带着摄影机,但由于是夜间,却无法拍摄世界高峰顶峰的资料照片,以
  及他们在顶峰的活动情况。
  
  在顶峰停留约15分钟后,他们开始下撤。
  
  ……
  
  天渐渐地亮了,们回头便看见了自己攀登顶峰时留下的足迹。屈银华取出一直随
  身带着的电影摄影机,把这一记录下英雄壮举和值得纪念的珍贵画面,摄入镜头。
  
   
  
  1988年5月5日:
  
  人类首次双跨越世界之巅
  
  1960年6月26日,首都七万余人在工人体育场集会,庆祝中国登山队征服世界最
  高峰珠穆朗玛峰。会前,在休息室贺龙元帅向在座人士发问:“我们能不能从
  北坡上南坡下横跨珠峰。”从此,中国登山人和世界登山界,梦想着将这一奇
  想变成现实。
  
  六十年代初,在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说:“珠穆朗玛峰为中国、尼泊尔两
  国共有,我们应当和尼泊尔登山家一起再登珠峰。”总理并说:“若此举成功,
  珠穆朗玛峰就可命名为中尼友好峰。”
  
  1978年春节,邓小平同志让阵锡联副总理转告国家体委主任王猛,他急于了解
  中国、伊朗联合攀登珠峰的计划,并提出中国、伊朗和尼泊尔联合攀登的设想。
  由于当当当间紧迫,已来不及协商和筹备,加之后来伊朗国内局势发生变化,
  故未能实现。
  
  1983年12月,日本登山家高桥通子和丈夫高桥加之,各率一支日本“毡鹿同人”
  登山队,分别由中国一侧的东北脊和尼泊尔一侧的东南山脊向顶峰前进,试图在
  珠穆朗玛峰会师,可惜没有成功。
  
  1985年中、日纳木那尼峰联合登山成功,中国登山代表团访问日本。日本首相中
  曾根接见代表团,中国登山协会主席史占春向中曾根首相提出中、日、尼联合攀
  登跨越珠穆朗玛峰的设想,中曾根首相即表示支持。随后,尼泊尔登山协会主席
  卡德加。库玛尔访问中国,对三国联合攀登珠穆朗玛玛峰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1985年底,国家体委将中、日、尼三国联合跨越珠穆朗玛峰的计划上报国务院。
  
  1986年1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中、日、尼三国联合攀登、跨越珠穆朗玛峰计划。
  
  1987年2月24日,中、尼、日1988年珠穆朗玛峰—萨迦玛塔友好登山议定书签字
  仪式在北京举行。
  
  “登山队的任务是通过国际合作促进友好和登山技术的发展;情况顺利时,把实
  现南北两侧三国都有代表登顶、跨越做为目标;同时,从世界最高峰通过通讯卫
  星进行电视实况转播,通过报道严酷自然条件下人类活动的意义;另外,登山队
  将遵守国际登联加德满都宣言的精神,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使此次登山活动在
  世界上成为登山的典范。”
  
  登山路线:北侧:东绒布冰川——北坳——东北山脊——顶峰;南侧:孔布冰川
  ——南坳——东南山脊——顶峰。在顶峰会师后,相互交叉跨越下山。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的计划,三方共调集队员265人,其中主力队员每国30人;仅北
  侧就筹集各种物资150吨,动用各种车辆60台次,共耗资1000万元人民币;为保证
  北京总指挥部与两侧大本营之间的联络,进行及时指挥,经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
  大力协助,在珠穆朗玛峰登山探险史上首次开通了北京—成都—拉萨—大本营的
  无线电联系;为了及时向世界报道突击顶峰的壮观场面,拟使用中国科学院的航
  测飞机进行同步空中摄影;日本电视网广播公司在海拔5145米的北侧大本营建立
  世界上最高的地面卫星站,保证向世界进行登山实况的及时转播。
  
  1988年2月24日,中、尼、日珠峰联合登山队北侧队(中方44人)进驻海拔5140
  米的北侧大本营。10日北侧队大本营举行了开营仪式,北侧队登山活动开始。3
  月30日,南侧队(中方22人)到达珠峰南侧海拔5300米大本营。4月3日南侧队大
  本营举行了开营仪式,南侧登山活动开始。
  
  4月16日,北侧队按预完整计划完成了第一阶段攀登任务:打通北坳和7500米大
  风口两道难关,建立7028米的4号营地、7790米5号营地、8300米6号营地并完成
  各营地物资储备,仅氧气就储备了200瓶,为第二阶段突击顶峰创造了条件。第
  一阶段还完成了北侧登山卫星实况转播的各项准备工作。
  
  4月29日,南侧队建立了南坳7980米的4号营地。
  
  同一天,南北两侧宣布了第一跨越队和支援队名单。北侧第一跨越队是中国次
  仁多吉、日本山田升、尼泊尔昂。拉克巴,支援队为中国李致新、日本山本宗
  彦、尼泊尔拉克巴。索纳;南侧第一跨越队是中国大次仁、日本北村、尼泊尔
  安格。普巴,支援队中国仁青平措、日本矶野、铃木清秀、加藤智二。
  
  ……
  
  4月30日,南北两侧跨越队及支援队、电视转播队同时从前进营地出发,开始了
  突击顶峰的征程。
  
  5月5日,北侧跨越队北京时间8时45分从海拔8680米的突击营地出发。
  
  9时25分到达北侧路线最后一道难关——第二台阶下,中国队队员次仁多吉第一
  个开始攀登……
  
  12时15分,次仁多吉报告:“我到达雪坡顶了。”北侧大本营指挥曾曙生舒了
  口气,估计再有一个多小时可以登顶。
  
  仅仅过了二十几分钟,报话机中传来次仁多吉的呼喊:“我登上顶了!”
  
  消息来得太突然,北侧第一登山队长曾曙生拿着报话机足足沉默了5秒钟,他克
  制着感情问:“你再看看四周围,是不是还有更高的地方?”“没有了!”次仁
  多吉说。
  
  1988年5月5日北京时间12时40分,次仁多吉第一个站在了珠穆朗玛峰顶峰。他通
  过报话机向大本营报告:“我代表中华民族、代表中、日、尼三国友好登山队报
  告,我们上来了。我们的脚下是雪山和白云。”随后,尼泊尔昂。拉克巴也登达
  顶峰,12时50分日本山田升登达顶峰。
  
  次仁多吉站立在零下30多度、风力达10级的珠穆朗玛峰顶峰,等候南侧登顶队员
  的会师。10分钟、30分钟、40分钟……1小时……,氧气用完了,手脚冻麻了。
  
  “再坚持半小时,要准备付出代价!”北京的声音。
  
  80分钟过去了。曾曙生问:“还有氧气吗?”
  
  “没有了,瓶子都扔了!”
  
  “手变颜色了吗?”“黑了。”次仁多吉的声音在颤抖。
  
  直到北侧支援队队员李致新14时24分登达顶峰,次仁多吉才从顶峰向南侧跨越下撤。
  
  他创下了人类在珠穆朗玛峰峰顶停留99分钟的纪录。
  
  15时53分南侧中国大次仁登达顶峰;16时5分北侧支援队日本山本宗彦及日本电
  视队三人登顶;16时25分、27分南侧尼泊尔安格。普巴及中国仁青平措登顶。
  
  中、日、尼三国登山健儿终于实现了预想的最佳方案:从珠穆朗玛峰南北两侧
  登顶、顶峰会师交叉跨越。
  
  世界登山运动史上的6项纪录在一天之内诞生了!
  
  人类第一次跨越了珠穆朗玛峰;人类第一次在世界最高的地方会师;人类第一次
  电视转播登山现场实况:人类第一次在珠穆朗玛峰上空飞机拍摄登山场院面;人
  类第一天内有12人登顶珠峰;创造了在登峰停留时间的纪录。
  


wap版 PC版

导航 链接 友情 二维码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